登录|注册

还在用老款发动机?瑞虎7 PLUS新能源上市,油耗偏高成“心病”

2023-03-23 01:37:44 来源:汽车之讯

  近日,奇瑞汽车旗下的新款SUV瑞虎7PLUS新能源正式上市。这款新车共推出三款车型,指导价为1499-16.69万元。

  作为一款插入式混合动力产品,配备君威7 PLUS新能源的3档DHT插入式混合系统由“1.5T发动机+前单电机”组合提供动力。系统最大功率为240kW,系统峰值扭矩为545N·m。

还在用老款发动机?瑞虎7 PLUS新能源上市,油耗偏高成“心病”

  在电池寿命和能量补充方面,与容量为19.27kWh的电池组和支持在25分钟内从30%充电到80%的快速充电功能相比,该车的纯电动续航里程为80公里(WLTC),所有这些都是整个系统的标准配置。

  就尺寸而言,Rivol 7 PLUS新能源级是一款紧凑型SUV,长、宽、高为4530/1862/1696mm,轴距为2670mm。与市场上的同类车型相比,Rivol 7 PLUS新能源的尺寸略小。

还在用老款发动机?瑞虎7 PLUS新能源上市,油耗偏高成“心病”

  在内饰方面,整个揽胜7 PLUS新能源系统配备了24英寸曲面屏幕。这款车的顶级车型也是奇瑞汽车旗下第一款搭载8155智能生态平台的产品。

  在辅助驾驶方面,路虎7 PLUS新能源中国版配备L2级辅助系统;顶级车型还具有盲区监测、碰撞预警和540°透明底盘等扩展功能。

还在用老款发动机?瑞虎7 PLUS新能源上市,油耗偏高成“心病”

  然而,编辑注意到,就发动机而言,路虎7 PLUS的新能源车型仍使用与燃油版本相同的旧款车型,即SQRE4T15C。

  旧发动机有两个缺点:第一,峰值热效率只有37.1%。业内主流的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峰值热效率超过40%。例如,比亚迪宋Pro DM-i搭载的1.5升小云发动机的最高热效率为43.03%。

还在用老款发动机?瑞虎7 PLUS新能源上市,油耗偏高成“心病”

  其次,在油电混合模式下,由于缺乏缸内直喷和阿特金森循环等技术,该型发动机难以保持最高的热效率,从而无法实现最经济的串联增程效果。一般来说,发电效率相对较低。

  由于技术上的不足,与同级别的插电式混合动力SUV相比,Reich 7 PLUS新能源的电能和油耗相对较高。

  根据官方数据,瑞虎7 PLUS新能源的电力和燃料消耗量为5.95L/100km,这不仅高于同等整备重量的宋Pro DM-i,也高于更大更重的哈弗H6新能源。

还在用老款发动机?瑞虎7 PLUS新能源上市,油耗偏高成“心病”

  看到这一点,一些朋友可能会想:为什么奇瑞汽车发布的坤鹏DHT混合动力技术没有为瑞虎7 PLUS的新能源使用“相同后缀”?汽车投诉网站可能会给你一个答案。

  根据汽车质量网站上的投诉记录,“高功率、高油耗”是2022款瑞虎8 PLUS昆鹏e+最突出的问题,这是昆鹏DHT混合动力技术的首款车型。相关投诉记录将不可避免地对奇瑞汽车产生负面的公众赞扬。

  例如,根据相关车主的投诉,测得的9升/100公里电力的油耗与铭牌上显示的数据有很大差异。此外,业主对奇瑞的回购政策也相当不满。

  然而,目前无法查询主流汽车网站上2022款瑞虎8 PLUS坤鹏e+的销售数据,这可能从侧面证明了奇瑞汽车的回购行为。

还在用老款发动机?瑞虎7 PLUS新能源上市,油耗偏高成“心病”

还在用老款发动机?瑞虎7 PLUS新能源上市,油耗偏高成“心病”

  不难看出,此前的昆鹏DHT混合动力技术很可能存在一定的经济性和可靠性问题。当然,奇瑞汽车也对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做出了回应。

  2022年8月,奇瑞汽车发布了一种新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技术——DP-i智能混合动力架构。会议上,奇瑞宣布,新架构将采用新型1.5T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(SQRG4J15),最高热效率超过40%,达到行业主流水平。

还在用老款发动机?瑞虎7 PLUS新能源上市,油耗偏高成“心病”

  但奇怪的是,无论是最近上市的莱科宁7 PLUS新能源,还是3月22日上市的莱科宁8 Pro新能源,其发动机型号和电池组容量都与2022款莱科宁8 PLUS昆鹏e+相同。似乎每个人都还需要等待一段时间,等待新的架构和新发动机的大规模生产和装载。

  因此,编辑认为,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来说,目前消费者主要关心的是功耗、油耗和系统可靠性。至于油耗问题,目前的瑞士虎7 PLUS新能源确实因为技术问题而落后;对于可靠性问题,仍需进一步观察。

  如果你对这款车感兴趣,不妨等待前一批车主的舆论反馈后再做决定。

还在用老款发动机?瑞虎7 PLUS新能源上市,油耗偏高成“心病”

  最后,我想提出一个问题:您是否看好瑞士虎7 PLUS新能源市场的市场表现?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。

推荐阅读

网友评论

该文章暂无评论

热门汽车资讯

最新汽车资讯

评论
收藏